老街樂享文化生活。長河街道供圖
繽紛未來社區載家書房活動豐富多彩。 載家書房供圖
濱江文化地標之一中國動漫博物館。 朱旭潔 攝
中國動漫博物館、中國杭州低碳科技館、奧體中心“大小蓮花”、中國網絡作家村等文化地標拔地而起,長河老街、西興古鎮、工業遺址公園等承載歷史的群落迎來華麗蛻變,浙江地質科創園地質博物館、錢江灣藝術館、網易蝸牛讀書館、最葵園、“西戲·XIXI LIVE”等文化空間處處開花,繽紛城市書房·載家書房、“槐花深處”長河文化共享空間、物聯網小鎮悅讀空間讓文藝氣息撲面而來……
“推進文化自信自強,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?!秉h的二十大報告舉旗定向、催人奮進,如今的高新區(濱江),正奮力點亮一個個文化空間,播種更多元的文化“食糧”,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,持續提升老百姓的獲得感和幸福感,讓更多創業生活在這片年輕新城的人們,共享詩意棲居。
產城相融,文化地標添新彩
“最近一看到動畫片,孩子就吵著讓我帶他再去一次濱江!”今年“十一”期間,楊小姐帶寶寶參觀了中國動漫博物館,觀看沉浸式影片,體驗動畫片配音,與齊天大圣、黑貓警長等動漫角色近距離接觸,為孩子的童年留下夢幻的一筆。楊小姐說:“說實話,我比他玩得還過癮,這里也有我的童年!”
中國動漫博物館是經國家廣電總局和中國動畫學會批準的“國字號”動漫博物館,于去年7月正式開館,至此,白馬湖畔又多了一處充滿想象力的網紅打卡地,包括《大鬧天宮》賽璐珞原稿等動畫、漫畫、衍生品、史料等20000余件藏品,讓全球各地的動漫迷身臨其境,開啟動漫奇妙之旅。
中國動漫博物館的建筑外形如一朵靈動的白云,鑲嵌在浙江省之江文化產業帶上。同在白馬湖畔的中國網絡作家村,則集聚了唐家三少、南派三叔等數百位知名網絡作家,致力于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,成為講好中國故事、傳播中國好聲音的地標群落和孕育文化IP的搖籃。
文化地標往往代表著一座城市的精神風貌。在“國際濱”,中國杭州低碳科技館為青少年種下了綠色、低碳的生活理念,最美跑道推動青春、運動的生活方式,網易蝸牛讀書館提供豐富、便利的書香活動……不斷豐富的文化地標,涵養出“國際濱”年輕、開放、包容的城市氣質。
古今交匯,文化氣質煥新生
走進長河老街,白墻灰瓦的百年老屋煥發新生。
從抬眼就能看到的“槐花深處”共享空間,到長河歷史革命紀念館,再到槐街上的匠人工作室……總有古今交融的文化空間與你不期而遇,一邊品嘗咖啡,一邊感受長河“九廳十三堂”的文化魅力,成為一道獨屬于濱江的文化風景。
長河老街素有“江南槐市”之稱,集聚著豐富的明清建筑、紅色革命等文化資源,于2003年列入杭州歷史街區保護范圍。今年,濱江啟動長河歷史文化街區保護開發工作,以“兩街四區”的運營規劃布局,打造民生區、匠心區、休閑區和藝術區四大區塊業態,留住老街文化的根與魂,讓歷史文化活起來。
現在,老街成為社交平臺頻頻點贊的打卡點,“比起幾個月前,老街的年輕面孔越來越多了!感覺老街好像也年輕了起來!”家住老街的來大伯由衷感慨,“‘國際濱’與‘江南槐市’融合到了一塊兒!”
高新區(濱江)不止“高”與“新”,還保留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古跡和城市化發展的印跡。高新區(濱江)也在積極進行工業遺址與文旅、文物展示保護與生態休閑相融合的新型文化空間探索。
比如,在錢塘江邊,之江水泥廠幾根圓滾滾的大柱子,已經成為工業遺址公園的鮮明標識,從柱子的內部,可以乘電梯到達頂樓平臺,盡覽最美跑道;在襄七房海塘公園,蕭紹海塘西江塘穿園而過,居民可一邊賞花休閑,一邊感受海塘文化。在西興老街,西興過塘行碼頭、城隍廟遺址、鐵陵關遺址等文物古跡,展現了這個現代化城區過去的繁華。眼下,除了在老街上開展研學活動外,濱江還策劃了“浙東唐詩之路——從西興出發”藝術節駐地創作攝影展等活動,以影像、論壇等形式發掘歷史文化底蘊。
層次豐富,文化生態注活力
10月18日上午,一場讀書會在繽紛未來社區的載家書房展開。據書房副館長蔣易余介紹,在繽紛未來社區,在家門口參加文化活動已經成為居民的習慣,“無論是沙畫秀、非遺手作還是小孩子喜歡的繪本劇,我們組織的活動覆蓋到全年齡段?!?/span>
婧子是一個“三孩”媽媽,兩年前,她跟志同道合的媽媽們開展定期讀書交流,“那時候,我們常常為讀書會的地點煩惱?!辨鹤诱f,從面包店到租用一些機構的場地,他們常常輾轉于不同的地方,對定期組織活動帶來不小的難度,“自打社區圖書館為我們提供場地,大家更方便了,這是實實在在的幸福感?!?/span>
社區圖書館、藝術空間等“家門口”的文化空間,正在點燃高新區(濱江)的文化生命力。在住宅銀杏匯樓下,“20S交叉現場”畫展正在錢江灣藝術館展出。
錢江灣藝術館原是中國美院濱江校區舊址,波浪形的入口,光影交織的白色空間,讓整個藝術館散發著藝術氣息。據副館長尹宣介紹,藝術館每兩個月就會策劃一場新的展出,“現在看展的年輕人很多,我們也與周邊的學校和幼兒園開展交流,希望讓更多的人能夠了解藝術、接近藝術?!?/span>
不斷豐富的公共文化服務,不斷被點亮的文化空間,也在不斷提升著人們對高新區(濱江)詩意棲居的想象。前不久,“西戲·XIXI LIVE”在濱江舉辦了一場名為《你好,濱江》的演出,100位普通人參與了演出。這次演出讓西戲創始人董小姐感觸頗深, “吸引更多年輕人定居,濱江不能只有‘大廠’,更需要提供精神的滋養。濱江是一個非常有活力的地方,蒸蒸日上,朝氣蓬勃,豐富而多元?!?/span>